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 杜柯偉
黨的二十大是在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一次具有極其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大會號召,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堅定信心、同心同德,埋頭苦干、奮勇前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強化理論武裝,凝聚奮進力量,對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推動中外人文交流事業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服務教育對外開放、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一帶一路”建設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
一、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夯實組織基礎,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從2017年成立以來,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強化政治功能,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找方向、找方法、找信心、找力量,推動落實中辦、國辦《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見》等文件要求,聚焦主責主業,科學謀劃推動事業發展特別是教育領域人文交流的工作思路與具體舉措,取得了積極進展與明顯成效。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斷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切實發揮黨建領航保障作用。一是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和人文交流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準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核心要義,更好地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二是落實黨建主體責任,嚴格履行黨章賦予的各項職責,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好,以標桿黨支部為目標,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以高質量黨建鍛造“四強”黨支部,把“兩個維護”落實到具體工作中。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三是準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與方法論。強化群眾觀念、基層意識,踐行“一線規則”,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持續深化糾治“四風”,保持好與合作單位、服務對象的“親清”關系,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二、貫徹黨中央戰略部署和部黨組各項決策,發揮機制示范引領作用,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要堅持交流互鑒,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對中外人文交流加強頂層謀劃,相繼建立10個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有力推動了各領域各層面的中外交流與務實合作。要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有必要豐富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內涵,充分發揮機制的示范引領作用,不斷鞏固深化我國同有關國家的交流合作。一是服務好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與機制中方秘書處單位對接,做好材料準備、會務保障和與機制成員單位的溝通協調,高質量保障機制會議舉辦。二是加強機制項目培育,引導地方和學校培育打造交流項目或活動品牌,支持舉辦人文交流會議和各類活動,不斷豐富機制內涵和成果。三是加強人文交流理念的教育、傳播與實踐,推動人文交流理念不斷深入人心,融入對外交往的各項工作。
三、搭建人文交流平臺,調動各類主體積極性,服務提升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新時代的中外人文交流是一項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事業,涉及各地區、各部門和各領域,對統籌全局、形成合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實驗區建設,鼓勵支持中小學與國外友好學校開展經常性的人文交流,密切中外校際和師生間的聯系,提升教師國際理解教育能力、拓寬學生國際視野。二是加強行業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基地)建設,推進有組織的科研,服務企業走出去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三是完善中非(南)職業教育合作聯盟、中歐人文藝術教育聯盟和國際管理會計教育聯盟工作機制,提升聯盟平臺匯聚資源、服務人文交流內涵建設的能力。四是綜合發揮基金、年鑒、網站、年會等多平臺作用。
四、守正創新,做細做實人文交流項目與活動,服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人文交流具有很強的育人功能,有助于培養學生國際視野、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有助于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高層次國際化人才。一是堅持守正創新,推動人工智能、信息、傳媒等重點領域產教融合項目高質量發展,促進中外互學互鑒、合作共贏。二是堅持需求導向,通過中外合作辦學、產教協同育人等方式,將優質教育資源和中外行業企業先進的技術、資源、課程引入高等院校,構建“專業/技術技能+人文”的人才培養模式。三是面向各級各類教育,有針對性地打造豐富多彩、特色鮮明、具有吸引力的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品牌活動,幫助青少年拓寬國際視野,提升人文素養與國際勝任力。
藍圖已繪就,揚帆正當時。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深化文明交流互鑒,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